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川岛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发布机构: 川山群岛旅游网 生成日期: 2020-08-12 18:43:37
川岛的成因及其物种的特异现象浅探

上、下川岛是南中国海川山群岛中两座最大的岛屿。两岛相互毗连,却生态各异。例如,上川岛有过山乌蛇(眼镜王蛇)而下川岛没有;下川岛有鹧鸪而上川岛没有;上川岛的南段(即从石笋至沙堤一带)有穿山甲,而北段(即从北窦到沙螺湾一带)却没有……关于上、下川岛的这些物种的特异现象、甚至川岛的成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进行过粗浅的探讨。在此,不揣冒昧,抛砖引玉。

一、川岛是地裂和漂移的产物

笔者经长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考究,认为:川岛是大陆板块破裂并漂移后形成的,曾经下沉超过100米,后又慢慢抬升到现在的高度。川岛位于广东西部沿海,此处恰好有一地裂带。其中阳江的咸水温泉,还有恩平、台山、斗门等多处的温泉就是这一地裂带最明显的标记和表征。就是在这一地裂带形成的同时,川岛就成了裂块。这些裂块慢慢地漂移,离开了大陆。上川岛应该是从斗门、新会、广海、山咀和北陡一带破裂并漂移出来的。而下川岛则是由北陡至阳江一带破裂而漂移并慢慢离开了大陆的。

从地貌地质特征看:一方面,上川岛临近大陆的地方与海峡对岸的石质相近。如,具有广东第一美玉之称的台山黄腊石在大陆仅产于台山北陡,而北陡对岸的上川岛鲇鱼、沙坪两地也有出现。另一方面,北陡至阳江一带与下川岛的山体、泥土结构成分近似。如,在台山境内到目前为止的被开发过的钨矿点只有在下川岛的茫洲岛一处,而恰恰在茫洲岛的斜对岸阳江南鹏就有一个较大的钨矿开采点。

从生物的特征来看:川岛除了有海上漂来的特有物种以外,其它物种与周边大陆、担杆列岛、万山群岛等岛屿基本一样。动物中的穿山甲、金钱龟、大壁虎(蛤蚧蛇)、石蛤、坑鳗、南蛇(蟒);植物乔木中的土沉香(白木香)、水桫(罗汉松)、山竹(岭南山竹子);灌木中的苦梅根(岗梅)、山芝麻;藤本植物中的禾雀花、小叶买麻藤(买仔)、白藤;蕨类植物中的黄狗仔(金毛狗)、龙头狗蕨(贯众)等等,都与上述地区具有同种同源的特点。

因此,别说这里曾生活着猕猴、金钱龟、大壁虎、过山乌等动物,就是说这里曾经生活过华南虎也不奇怪。据一些老人说,上川岛确实曾经有过老虎的生存。《新宁杂志》上也曾有过此类记载。

二、异域漂来的登陆者

露兜簕(榔鼓)

菠萝麻(剑麻)

仙人掌

就在川岛下沉到100多米以后,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露兜簕(pandanus,俗称榔鼓)以及原产于南美洲墨西哥的菠萝麻(sisan,学名剑麻)、仙人掌(cactus)等等外来物种远涉重洋,相继登陆川岛。

其中,露兜簕是最能与本土植物共生共荣的成功登陆者。露兜簕不仅应用范围广(常被农人用来入药、搭棚、编织等),且繁殖能力强,即便一直被岛人大量砍伐、晒干及收购,至今仍数量繁多。最初,它们在潮水线上扎下了根。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平面不断抬升到了现在的高度。若把从茶湾到北坑、万荒田、西坑、北窦、高冠等处的片片露兜簕连成一线,就像在上川岛海拔100多米处的等高线上圈了一个圈,约100米宽,蔚为壮观,四季长绿。

到了盛夏时节,露兜簕淡黄色的花序像凤冠上的珠光宝钗,香飘数里,随风而动;也是盛夏时节,一个个几斤或十几斤隔年开花已结成的红色露兜果穗犹如一个个、一片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了半空,成为上川岛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川岛地理地貌漫长演变史的见证。

三、猕猴驻岛应早于川岛的形成且上、下川岛都曾生活过猕猴

笔者判断,猕猴在川岛裂块破裂并漂移成为川岛之前就在这块陆地上繁衍生息了。由于板块漂移,使得原有物种像搭上一艘永不归航的巨轮,只能望洋兴叹。但也正因如此,一些稀有的物种在岛上被保存了下来。后来,川岛又下沉了100多米,致使不少的动植物死亡,陆地面积也大幅减少,并且出现了比原来更多的小岛屿。这就是上川人常说的“上川岛在过去是由两个大岛组成的,由北窦到石笋要坐船”的缘故。这样,活下来的动物都退缩到现在海拔100米以上的高山上。猕猴就这样走上了“不归”之路,成为了海岛的常驻“居民”。

猕猴是群居动物,有严密的社会组织和严格的等级关系,各自领地不可侵犯。它们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并与之构成森林生态系统。

上川岛山高林密,石多洞深,是猕猴的理想栖居之所。另外,一直以来,上川人除了称猕猴为“犸骝”外,还称其为“山人”。上川人心生恻隐之心,极少刻意去捕杀、伤害它们,从而给它们留下了生存延续的机会。生活在上川岛南面米筒湾一带的猕猴的爪子和尾巴都较长;而生活在上川岛北面沙螺湾一带的猕猴的爪子和尾巴都较短。这是两个具有明显区别的不同品种。两处猕猴自古以来都生活在自己的领地,从不越界,互不侵犯。这就是上川岛猕猴的特征。而下川岛则不然。它在由大陆分裂并漂移成岛的初期,也应该有猕猴生存。但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导致岛上的猕猴渐渐地绝迹了:

1、民谚说“上川山头骨包皮”(指石头暴露),“下川山头皮包骨”(指看不到石头);“上川柴,下川草”(指上川岛长树木成森林,下川岛长草成草地)。这就表明了两岛之间的生态环境具有质的区别,猕猴在下川岛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

2、下川岛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比上川岛面积150平方公里小很多,而人口却比上川岛的多,因此,留给猕猴生存的空间就狭小了。

3、下川岛离大陆最近处不到7海里,而上川岛则近10海里。因此,在用橹桨和帆作推进器械航海的年代里,下川岛与大陆人员来往,交流容易,方便、频繁。

就拿上川岛关、甘、梁等姓氏族人的迁徙来说,都是从内陆迁到下川岛、最后才由下川岛迁徙到上川岛定居的(各姓氏的族谱有明确记载)。也因此,猕猴受到捕猎和贩卖的可能大大增加。下川岛消失的猕猴,不过是川山群岛诸多消失的物种之一。这些物种的消失有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例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川岛还是鸬鹚成群,鱼獭结队。笔者就曾经见知了有本村人被鱼獭群伤并被抢救的事件。

然而,短短几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也再无法寻觅到它们的踪影了。只是,下川岛的“獭窟”和上川岛的“鸬鹚岩”、“老虎斗”、“老鸦挖”等多处小地名至今还被人们口口相传并使用。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地名或许能让今天以及今后的人们去联想到它们曾经的存在、繁荣和衰落。

四、穿山甲、过山乌、鹧鸪等物种与岛上的生态环境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因为生物的生存必须有充足的食物和隐蔽地,同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也要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当川岛因地壳运动下沉100米以后,面积也变得比原来小很多。此时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其中上川岛的北段(即从北窦到沙螺湾一带)山体的岩石裸露,表土少而浅,且表土中的砾砂较大,当水分稍少就坚硬得犹如混凝土一样坚硬。所有这些,对必须靠爪和鳞片来掘洞穴居、隐蔽和觅食的穿山甲来说,栖息地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可以说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所以,穿山甲最终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而上川岛的南段则不同。南段虽然岩石也多,但在稔子坪、米筒湾一带,还有大片的红土壤,砾砂甚少,且较松软,能成为穿山甲的可栖息之地,所以穿山甲能生存到现在。

而过山乌是世界上陆生体形最大和体长最长的剧毒蛇。体长3-4米,体重十多斤的过山乌在上川岛时常能被人捕到。过山乌所喜欢的是疏林和林下间隙较大的生态环境并以蛇类为食。这些条件上川岛都能满足。因此,过山乌得以在上川岛生存和繁衍。下川岛浓密的草丛环境不但不能满足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甚至还影响和阻碍了它们的活动。这就是上川岛有过山乌而下川岛没有的主要原因。

与过山乌相反的是,鹧鸪喜欢浓密草丛的生活环境。因为那里除了可以隐身之外、那里的草籽、嫩芽和虫蚁是它们的美味佳肴。下川岛能满足其生存需求而上川岛则不能。上川岛也曾有过鹧鸪。笔者本人就曾亲耳听过。那是1995年前后的事,就在上川中学后面的狮子山(狮子山上长满了松树,稔子树和蓢萁等植物)上,连续两年都听到鹧鸪的鸣叫,但两年后就再也没有听过了。不管这些鹧鸪的来路如何,究其原因,最终还是因找不到赖以生存的草丛生活环境,就像泥蚶(毛螺)到了沙滩、文蛤(沙白)到了泥滩一样,不可能持续生活下去,终究还是消失了。这就是下川岛有鹧鸪而上川岛没有鹧鸪的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关容佳:197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于上川中学执教35年,热衷于对川岛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的探索,多年来一直通过出海、登山、走访等多种渠道自发搜集关于川岛的民俗文化信息和素材。2009年,通过五邑大学梅伟强副教授向江门市文化局、江门市旅游局等部门报告了“上川竹旗山脉上留存大量石刻遗迹”的信息;2015年,又向《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张国雄教授、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委宣传部、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博物馆等报告了上川岛另一处青花瓷遗址等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相关的信息,并将自己收集到的数十斤青花瓷片无偿捐给有关部门。近年,又先后撰写了《大浪湾合成围概况》、《关神则率兵剿匪救上川》、《川岛的成因及其物种特异之我见》、《石陂潭藏银潭之迷解》、《陈祝智与背仔石赋》、《缸瓦湾的遗憾》、《耕田、捕鱼、晒盐——涧草湾》等文章,为川岛历史整理出珍贵的文字资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